我們每天的工作8小時,工作時間占據了一天24小時的三分之一,如果每天面對不喜歡的工作,整天無精打采、渾渾噩噩的度過,生活也會變得乏味。工作不等同于事業!相信這句話許多人都會認同。如果找一份工作能兼顧自己的愛好,又能解決日常溫飽生活,把工作當做事業來對待,這樣能讓我們的生活感到更加幸福、快樂。但是,也別急于高興!因為再喜愛的工作也不可避免繁重的任務帶來的壓力與人情世故,特別是遇到挫折時的失敗感與壓抑,自然而然會產生“職場逃離”的心理。但是,如果能換一個角度面對挫折,也許它能成為你職業生涯發展的助推器。
過度敏感會放大挫折
有著兩年工作經驗的曹睿是一名活動專員,本應憑借出彩的創意和熱烈的現場反饋來贏得認可,而如今策劃個活動方案卻總是思前想后:顧客會不會不買賬?同事會不會覺得太張揚?領導會不會不滿意……因此,最后提交策劃案往往是平平淡淡,用她的話講:“自己看著都不滿意?!辈茴5倪@種狀態其實和剛入職時大相徑庭,“當時我憑借專業優勢得到領導認可,我也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不僅能夠將我的想法變為現實,也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工作一年后,我覺得我有能力獨自承擔一場活動時便毛遂自薦,從創意到調研再到落實,每一項我都盡心去完成,但最后還是因為協調不到位沒達到預期效果。事后總結會上雖然領導只是說‘想法要落地’,但我還是覺得他批評我創意‘不靠譜’?!辈茴Uf,當時就覺得同事齊刷刷看著自己,感覺那些眼神里有安慰,有同情,也有幸災樂禍。從那之后,曹睿開始有些懷疑自己的想法與能力,慢慢的將自己“包裹”起來,生怕稍微一露頭就落個“不靠譜”的名號。因此現在曹睿做策劃時多了一份思慮:先要想想領導和同事的看法,然后再想一些迎合大眾的“創意”,中規中矩完成任務?!暗@一年,我發現雖然批評的聲音消失了,但是領導的認可與工作的熱情也隨之消失了?!辈茴W詈笳f道。
挫折的背后是機會
吳瑞現為某臺資個人電腦品牌大區銷售負責人,在外人眼里是一名典型的“三高”人士高職位、高薪水、高格調。然而誰會想到十年前的他供職于一家只有十幾名員工的小私企,誰又能想到最開始一年的工作僅僅是裝卸貨物這一單調重復的體力勞動,回想起給公司當“壯勞力”的那段艱苦時光,吳瑞不僅沒有抱怨反而說那是他最應感謝的日子?!耙驗槲覍W的專業太冷門,幾乎沒有合適的工作,畢業幾個月才應聘到這家私企,可是錄用后卻被安排到倉儲部工作,當時我心就涼了,好歹我也是名正規的本科畢業生啊,本想著坐辦公室喝茶水沒想到卻整天搬箱子?!闭沁@“落差”打破了他的幻想,沒讓他變成“溫水里的青蛙”:“當時我一心想換崗位,便開始留意如何才能從體力勞動變腦力勞動,讓自己有價值。我發現我們公司運送的貨物大多是進口機器,雖然賣的不錯但由于沒人能看懂說明書,售后維護比別家缺乏競爭力。因此我便開始偷閑學專業英文,大概一年之后十幾款機器的說明書都爛熟于心,維修也不在話下,自然升為公司唯一的技術人員?!眳侨鹫f正是這次“挫折”讓他學到如何在困境中尋找出路,這也是他如今取得成功的經驗。
建立起挫折管理系統
人們在遇到挫折時往往會不自覺的“放大”挫折所帶來的痛苦,這不僅僅來自于受挫時帶來的失落感還包括情緒排解不當所產生的過度敏感、厭職、不自信等消極情緒,無法從“職場泥沼”中走出。高級心理咨詢師劉洋對這種“放大”心理表示可以通過建立“挫折管理系統”來盡快擺脫負面影響,他說:“首先應正確對待挫折,將其看為一次提高能力的挑戰,以迎接的姿態去面對而非逃避:大家可以通過向朋友傾訴或尋找自身優勢將內心的痛苦轉化出去;下一步就可以有意識的去構建理性挫折預案來擴張自身承受力,類似于‘危機公關’意識,在高壓高強度的情況下理性的分析自身的優勢及有利條件來克服困難?!辈茴U怯捎诓荒鼙M快提高自身應對“挫折”的能力,而給未發生的事情人為制造了“恐慌”,導致消極情緒影響到未來的工作狀態。
讓挫折成為“成長助推器”
“每次晉升或漲薪后,很多員工就會來找我‘訴苦’,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是全公司最倒霉的人,付出很多卻得到很少甚至什么都沒得到?!睆氖聠T工關系近十年的人力資源經理劉莉莉說:“對于員工的抱怨,我非常能理解,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我們會從企業角度看有沒有人盡其才,再從職工發展上說是否發揮了員工的潛質。員工也可以站在這兩個角度來比對下,就不難發現公司的決策往往是根據宏觀發展,而這也正是所需人才的方向。聰明的員工能從挫折中看到調整的方向,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目標是否與公司發展一致來統一步調,贏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因此,‘挫折’可以說是使職場人更優秀更成熟不可缺少的助推器?!?/p>